這次的實驗是做發酵籃的實驗. 其實我應該把這篇文放在我還沒寫好的割線比較文中! 不過今天我有好多話要說. 而且覺得這是另一個不同的實驗. 因為我割線的做法是一樣的. 我想寫的是橢圓發酵籃的外觀形狀對麵包的外觀影響!
我們常見的發酵籃就是兩種. 一個是木屑籃另一種是最常見的藤製品.每個發酵籃的外觀其實多少對麵團有影響. 木屑籃是最近酸種麵包店裡最常見的發酵籃. 你可以看一下外型.
這兩個發酵籃同樣都是裝500 g 麵糰的. 不過因為我都會做冷藏後發( 你可以看這篇文就可以知道如果不做冷藏後發可以漲多大!
這兩個發酵籃我通常都是放300~330 g 的麵粉去做酸種麵包. 目前為止沒有" 過胖" 的情況發生!
木屑籃它的底比較窄. 斜邊比較不陡. 長度比較長. 我的麵包都秤同樣重量.
烘焙後有些許不同.
上為底寬邊陡的籐籃. 下為木屑籃. 其實老實說~ 差別不是很大
這次的食材如下:
1. Dinkelmehl812 80%
2. Emmer全穀粉 20%
3. Emmer 酸種( 上次剩下的繼續1:1 28度3小時餵養) 19%
4. 黃豆粉 2%
5. 水 70+3%
6. 鹽2%
7. 橄欖油3%
之前的水合我都做一小時. 但這兩種粉真的不太需要. 我大概只做30分鐘. 而且混合非常快. 做翻摺也是用法棍的做法 light fold.
大概做了3次就讓它靜置基發了. 我覺得發酵得很快. 大概5小時.
剩下的關於氣孔就看照片吧! 我還有影片:
其實覺得看照片清楚多了!
右: 藤籃
左: 木屑籃
窄的是木屑籃( 右). 長的是籐籃( 左) 藤籃
木屑籃
上: 木屑籃. 下 : 藤籃
老實說. 這種麵粉組合要膨脹很大比較難一點. 大致上就是所謂的麵筋弱的麵團. 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麵團要烤. 當然用木屑籃比較優勢! 看起來就飽滿好看. 麵筋及加的麵團. 我倒覺得沒有一定的必要. 不過以這樣的外觀. 木屑籃確實是比較討喜的!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本來我以為我兒子這次的參賽是是最終賽的德國奧林匹亞化學競賽. 結果不是如此. 我兒子說這次比賽就是六十人. 選15個做最終角逐.
從上周五開始報到. 每天都有節目! 在家期間除了周一及周四. 其餘都是做一些互相交流研討的課程. 感覺也不全都是為了考試. 他說也看到一些以前就看到的人...
兩天的考試是早上八點四十五集合. 考到下午13:30. 交卷方式是scan 後寄檔案出去( 當然有限定寄出時間)
因為六十個人很多擠一個螢幕鏡頭很小!
所以每十個人一組. 一組有兩個監考官. 大家都有即時影像給監考官看. 我問兒子那如果有人作弊? google不是比較快?
出考卷的人也不是省油的燈! 題目非常多. 我兒子說他只做完一半! 大部分是無法google 知道答案的. 而且google 非常花時間. 不懂跳過往下一題繼續就好...
昨天他們分給每個參賽者一個外送網站的點餐金額. 就是一個15歐的密碼. 要大家先點餐. 晚上七點一起吃!
覺得好有趣! 沒想到這樣也可以比賽耶! 😅😅😅
然後我兒子在60個人中排名第四. 所以他可以參加最終五月底的角逐. 他們學校入選總共三個人. 三個都有進入前15強! 真的很厲害啊~~~
我請老爺特別去買香檳回來晚上慶祝.兒子很不開心. 因為對他來說. 這並沒有贏! 上次他可能太輕敵拿到17名. 但我覺得有參加就是得獎了. 所以祝賀詞我說大家保持健康.
但老爺還是硬要祝下一輪得名! 結果兒子一點都不想跟我們碰杯! XD
這個疫情讓大家都有很多不同的生活體驗.
另外, 我昨天才知道今年我婆婆生日宴上的唯二貴賓. 婆婆的姐姐及姊夫. 他們其實很久都足不出戶了.連後院的花草也不需要照顧. 生活用品全靠兒子媳婦帶給他們....
結果兒子媳婦被感染了. 兩老目前分別在不同處住院. 阿姨本來就需要氧氣桶的. 這樣一被感染.... 兩個已經快九十歲的人. 我們都好擔心....
有沒有發現我最近這幾次的麵團處理感覺有進步? 其實是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去觀察. 也因為想寫文做比較得照相. 不想要一次就浪費2個麵團重來.
我覺得, 有沒有用心做事. 一定會有成績上的回饋.
所以, 雖然德國還是繼續封城.在家沒有太多感覺. 但大家還是要繼續保持警惕. 勤洗手! 口罩戴好戴滿!
#德疫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